N头条>汉语词典>和氏璧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ì

和氏璧

和氏璧读音为 hé shì bì。意思是:《韩非子.和氏》载:春秋楚人卞和得一璞玉,献给楚厉王。厉王的玉匠说是石头,被以欺诳罪斩去左足;后献给继位的武王,又被斩去右足。文王即位,卞和因蒙冤受屈而抱璞痛哭于荆山之下,文王派人剖璞,终得宝玉。因称“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注音ㄏㄜˊ ㄕㄧˋ ㄅㄧˋ

词语解释

  • [He Shi Bi]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块璞玉,献给楚厉王、武王,王不识玉反断其左足和右足。到文王时卞和抱玉哭于荆山下,王使人剖璞,果真得到宝玉,名之谓“和氏璧”
    1. 得楚和氏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

网络解释

  • 和氏璧 (古代美玉名称)
    1.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是雕刻印章的宝贵材料,据说,西汉时期,王莽曾经为汉平帝雕刻了一枚传国玉玺,被加号“安汉公”。
    2. 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