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南沙群岛在词典中的解释
nánshāqúndǎo

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读音为 nán shā qún dǎo。意思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散布最广的群岛。属海南省。拥有的岛屿、沙洲、暗礁、暗沙和暗滩占南海诸岛总数的90%。其中70%为暗礁。最大岛屿太平岛,仅0.43平方千米,为国防要地。在永暑礁建有海洋观测站。富海底油气资源。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属海南省。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景宏岛、鸿麻岛、费信岛、马欢岛、阳明礁、百安滩、礼乐滩、海马滩等,以太平岛为最大(面积0.5平方公里)。向为广东、海南两省渔民捕鱼的场所。富热带资源,

繁体南沙群島

拼音nán shā qún dǎo

注音ㄣㄢˊ ㄕㄚ ㄑㄩㄣˊ ㄉㄠˇ

词语解释

  • [the Nansha Islands]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属海南省。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景宏岛、鸿麻岛、费信岛、马欢岛、阳明礁、百安滩、礼乐滩、海马滩等,以太平岛为最大(面积0.5平方公里)。向为广东、海南两省渔民捕鱼的场所。富热带资源,产海藻、海绵、海参、墨鱼、玳瑁和鸟粪等

    网络解释

    • 南沙群岛
      1. 南沙群岛(亦称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 Islands),古称万里石塘、万里长堤、万生石塘屿等,位于南海南部海域,北起雄南礁,南至立地暗沙,西到万安滩,东接海马滩,是南海最南的一组群岛,岛屿滩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一组群岛。
      2. 南沙群岛越南方面称之为长沙群岛(越南语:Quần đảo Trường Sa/群岛长沙)。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均沿用斯普拉特利群岛这一名称来称呼整个岛群(马来语、印尼语:Kepulauan Spratly;他加禄语:Kapuluang Spratly);马来西亚将占领部分称为三宝珑观察群礁(马来语:Gugusan Semarang Peninjau),菲律宾将占领部分称为卡拉延群岛(他加禄语:Kapuluan ng Kalayaan)。
      3. 南沙群岛位于北纬3°35′~11°55′,东经109°30′~117°50′,东西长约905公里,南北宽约887公里,海域面积为88.6万平方公里。其西北与越南相对,东北与菲律宾隔海相望,南部水域与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沿海相接。
      4. 南沙群岛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油气资源尤为丰富,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南沙群岛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20世纪70年代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相继出兵侵占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引发南海争端。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