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北曲在词典中的解释
běi

北曲

北曲读音为 běi qǔ。意思是:①宋元以来北方诸宫调、散曲、戏曲所用的各种曲调的统称,调子豪壮朴实。②元代流行于北方的戏曲。参看〖杂剧〗。

拼音běi qǔ

注音ㄅㄟˇ ㄑㄩˇ

词语解释

  • [Northern Opera]
    1. 宋元以来北方诸宫调、散曲、戏曲所用的各种曲调的统称,调子豪壮朴实
      1. 元代流行于北方的戏曲

        网络解释

        • 北曲
          1. 北曲是最早的中国戏曲声腔之一。为金、元时期流行于北方的杂剧与散曲所用的音乐。源于唐宋大曲、诸宫调、宋词、鼓子词、唱赚、转踏以及北方各民族音乐,而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的首推诸宫调,因之形成了戏曲音乐中曲牌联套体的结构体制。这种音乐之所以称为曲,是与宋词相区别。词与曲都是利用词牌与曲牌填词歌唱,但在形式上曲突破了词的定格,不分上、下阕;在句数、字数上也打破了词的限制,可以大量使用衬字,显得生动活泼,故谓“曲者,词之变” 。称为北曲,又是为了与南宋以来流行于南方的南曲相区别 。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