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出纳在词典中的解释
chū

出纳

出纳读音为 chū nà。意思是: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里有关现金、银行存款、票据、有价证券等的收付和保管工作的总称。担任这种工作的人员称“出纳员”,简称“出纳”。按会计中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出纳不得由会计人员兼任。

繁体出納

拼音chū nà

注音ㄔㄨ ㄣㄚˋ

词语解释

  • [receive and pay out money]∶财务上指现金或票据的付出和收进;收钱或付款
    1. [receive and lend books,etc.]∶泛指发出和吸进的管理工作,如图书馆办理借书还书手续的工作

      网络解释

      • 出纳
        1. 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
        2. 在中国古代出纳也指家庭等方面的收支管理情况,例如清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袁可立子袁枢)墓志铭》:“十七来归,即传家政。按亲族,御臧获,美肴酒,综出纳,无事不井井。”
        3. 从广义上讲,只要是票据、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保管、核算,就都属于出纳。它既包括各单位会计部门专设出纳机构的各项票据、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收付业务处理,票据、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的整理和保管,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的核算等各项工作,也包括各单位业务部门的货币资金收付、保管等方面的工作。狭义的出纳则仅指各单位会计部门专设出纳岗位或人员的各项工作。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