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五铢钱在词典中的解释
zhūqián

五铢钱

五铢钱读音为 wǔ zhū qián。意思是:钱币名。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重五铢,上篆“五铢”二字。自汉历魏﹑晋﹑六朝至隋皆续有铸造,惟形制大小不一。唐武德四年废。

繁体五銖錢

拼音wǔ zhū qián

注音ㄨˇ ㄓㄨ ㄑㄧㄢˊ

词语解释

  • 钱币名。

    网络解释

    • 五铢钱
      1. 五铢钱是中国古铜币名。钱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汉武帝于元鼎四年 (前113年) 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 (钟官、辨铜、技巧三官) 负责铸钱。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审查铜的质量成色,技巧负责刻范。面文“五铢”二字的钱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重如其文,被称为五铢钱。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