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中秋节在词典中的解释
zhōngqiūjié

中秋节

中秋节读音为 zhōng qiū jié。意思是:中国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有合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的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繁体中秋節

拼音zhōng qiū jié

注音ㄓㄨㄙ ㄑㄧㄡ ㄐㄧㄝ ˊ

词语解释

  • [the Mid-autumn Festival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网络解释

    • 中秋节
      1.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2.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