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中国在词典中的解释
zhōngguó

中国

中国读音为 zhōng guó。意思是:①古时“中国”含义不一。或指京师为“中国”。《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中国,践天子位焉。” 裴驷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或指华夏族,汉族地区为中国(以其在四夷之中)。《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又《礼记.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而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河南省极其附近地区

繁体中國

拼音zhōng guó

注音ㄓㄨㄙ ㄍㄨㄛˊ

近义词华夏 中原 

词语解释

  • ,首都北京
    1. 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 [Central Plains]∶指中原地区
    1. 与中国抗衡。——《资治通鉴》
    1. 驱中国士众。
    2. 将中国人。
  • [capital]∶京城
    1.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

网络解释

  • 中国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1. 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2.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3.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到了汉代通过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国主体民族的基础。后又通过与周边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断攀升,宋代中国人口突破一亿,清朝时期人口突破四亿,到2005年中国人口已突破十三亿。
    4.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国,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有诗词、戏曲、书法、国画等,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则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 中国 (汉语词语)
    1. 中国(读音:zhong guo),含义是中央之国。
    2. 注:本条目是介绍“中国”汉语词语,关于古代地理范围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所指中原地区)”内容详见本条目第二个义项,关于介绍历史与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容详见本条目第一个义项。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