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三公在词典中的解释
sāngōng

三公

三公读音为 sān gōng。意思是: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总揽军政大权。唐宋沿用此称,已无实权。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拼音sān gōng

注音ㄙㄢ ㄍㄨㄙ

法语Trois Excellences

词语解释

  • 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1. 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1. 星名。
        1. 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1. 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网络解释

            • 三公 (古代官职)
              1. 三公是中国秦朝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秦朝以后多为虚职,地位上略低于宰相。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词语用法